服务热线
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发展进入转型期,经济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如何重复创业期到转型期的高速发展,成为医院的内在需求。国家卫健委及时颁布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有助于医院进一步规范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有效防范和管控内部运营风险,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一、内部控制需要相互牵制和制约。公立医院内部需要建立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实现合法合规、风险可控、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目标。防止员工利用医院业务流程,在医院经济运营活动时,将属于医院的利益挪为自己利益,而不会马上被发现的机会出现。机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利用业务流程的缺陷为自己谋利的可能性,二是如果做了这些事会不会立即被发现。例如,某医院开支票的权力属于出纳员,财务印鉴和支票都由他一人管理,他可以开出支票挪作他用,这是漏洞一;每月底对账,银行向医院发出对账单,查询医院银行存款的每月收支与开户行是否一致,如果出纳员负责收取和核对对账单,这样,舞弊行为就难以发现,出纳挪用公款的机会就产生了。如果支票和印章由不同人员保管并且月底由会计对账,舞弊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二、内部控制是减少或降低医院舞弊机会的最好手段之一。机会是由于医院内部流程没有经过系统整合,造成的可以被员工利用的漏洞。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框架,可以系统减少或降低医院灾难性风险,只要舞弊三要素之机会得到控制,即使另外两个要素存在,也会大大减少灾难性舞弊风险。但是,减少或合理降低机会并不等于消灭机会,在医院的运营管理中,消灭和杜绝舞弊机会是不可能的。内部控制要关注成本效益原则,有时为了防止舞弊机会的产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反而会妨碍医院取得更多的效益,需要评估这个成本是否值得、是否有必要。如果对一些微不足道的流程强化控制,从成本效益上讲是没必要的。因此,通过内部控制合理降低或者减少机会,是防止三要素同时成立而发生灾难性舞弊的唯一出路。
三、压力和自我合理化是医院转型过程中难以克服的两个要素。由于转型期医院在压力和自我合理化倾向两个要素上,比其他阶段更加明显,再加上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容易发生一些重大的灾难性舞弊。在一家医院的某个岗位或者流程中,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成立,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其实,流程只是舞弊发生的一个机会,如果岗位上的人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不大,也没有不良习惯;或者医院文化氛围很好,自我合理化倾向不严重,可能就不会发生舞弊。舞弊作为一个由人操纵的活动,一定是存在着思想的,而自我合理化需要解决的就是思想问题。一个人如果有强烈的动机去做某一件事,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一定要找一个理由或借口。同时,需要注意经济压力是舞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因人而异;强调无私奉献也会给员工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从而成为医院舞弊的一大根源,只讲奉献不讲报酬本身就是对人才的不尊重。
总之,转型期的公立医院需要在强化医院内部控制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