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在DIP(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病种分值付费)这种医保结算方式的背景下,医院绩效管理需要进行一系列深刻变革以适应新的支付模式。DIP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医疗服务的定价机制,也对医院内部的资源配置、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医院必须明确整体管理观念,优化治疗流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并设计合理的绩效薪酬体系。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改进措施。
DIP模式下,临床收治行为是起点,病案首页数据是基础,治疗和服务的过程是主体,信息记录贯穿始终,财务结算则标志着流程的结束。这一系列环节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因此需要构建一个以DIP病种为中心、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维系统化管理机制。各部门应联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务、资产、后勤管理,加强对临床、医技、医辅科室的运营指导,强化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相融合,强化运营风险防控,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这样的综合管理体系,医院能够更有效地应对DIP带来的挑战,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在DIP模式中,基于临床路径管控病种卫生资源的合理消耗成为医院提高收入的有效手段。绩效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既往病人费用信息分析每一病种的收入构成,探查疾病与治疗之间的内在规律与关联,甄别盈利病组、常规病组和亏损病组。针对不同病组,及时与临床沟通交流,协助制定规范化的临床路径住院标准流程,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诊疗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每一治疗项目的效能,还能减少冗余治疗,增加医院收入。同时,更加精细的病种成本核算可以指导和控制运营成本,通过对药品费用支出和耗材损耗的严格把控,将药、耗占比等纳入考核指标,培养医务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手段的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医务人员的工作价值。在DIP支付方式下,绩效考核需要引导医务人员从单纯追求服务数量转向兼顾多个维度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方面选取适合医院发展的指标,构建多维度考核体系。例如,在医疗质量方面,可以通过合理用药、检查检验同质化、单病种质量控制等指标来引导医生行为;服务质量则可从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着手改善。此外,还需关注持续发展能力,包括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能力和医疗技术创新等,以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确保医院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能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
绩效管理是连接医院战略和医务人员的关键桥梁,合理的薪酬分配方案能够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奖励性绩效工资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立体全面的原则,使绩效奖金真正发挥其激励作用。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总额应在全院人员费用支出总额内核定,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确定各系列所占份额。医务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工作量绩效、成本控制绩效和专项绩效三部分组成,最终发放数用考核来修正。工作量绩效遵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选择床日数、出入院人次、手术台次等作为基本指标;成本控制绩效可通过设定医院的绩效点值和单位绩效额计算得出;专项绩效则用于鼓励或扶持特定项目。通过测算奖励性绩效构成比例和各项系数,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估,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医院应以DIP支付改革为契机,建立绩效管理机制,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意味着要优化现有的治疗流程和服务模式,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来促进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医院可以更好地理解各个病种的成本结构和服务需求,进而制定出更为精准的管理和决策方案。同时,医院还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鼓励创新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社会需求。
医院绩效管理在DIP支付方式下的改进途径涵盖了多个方面,从整体管理观念的确立到具体操作层面的细化,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上述改进,医院能够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站点声明: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北京医大道恒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医院中高管理人员培训和职业类证书咨询服务,为公立和民营医院提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财务、创新服务等咨询服务及包括GCP、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医疗护理员、医院人工智能AI提示词工程师等个人职业证书培训。道恒拥有资深行业专家数名,根植于行业数年,具备精准发展医院现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道恒致力于为医院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